腓特烈大帝

9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2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腓特烈大帝 游戏人物资料

腓特烈大帝

腓特烈大帝(KMS Friedrich der Große )是bilibili代理的手机游戏《碧蓝航线》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场角色。其原型本体是纳粹帝国海军1939年的设计方案H39。

基础资料

本名 KMS Friedrich der Große

别名 大帝

稀有度 未知

类型 战列

阵营 铁血

萌点 黑丝、长筒袜、巨乳、御姐、绝对领域

发色 黑发

瞳色 暗黄瞳

声优 生天目仁美

个人状态 胎死腹中未开工

历史原型

德国海军大名鼎鼎的“战列舰H”设计方案之一,是1939年的设计方案,因此也被称为H-39。

1937年H-39的设计工作正式启动。4月,日本宣布退出条约。根据条约的“升级条款”,缔约国将可以建造主炮口径最大为406mm(16英寸)的战列舰,这也意味着德国为俾斯麦级选择的380mm主炮失去了优势。当希特勒获知此事时,他要求新战列舰的主炮能压倒任何可能的对手,即406mm以上口径的巨炮。维尔纳.福赫斯少将指出这样的战舰吃水深度将不适合在北海执行任务,甚至不能正常使用德国本土港口,这才使得希特勒同意将新战列舰主炮口径控制在406mm。

H-39搭载的406mmL52 SKC/34主炮以380mm主炮为蓝本设计,在试射中取得了良好表现,其要塞炮版本“阿道夫炮”后被部署在挪威,波兰和法国。

H-39的总体设计依然以俾斯麦级为基础,除了放大舰体与增大主炮口径以外另一处比较显著的改进是重新使用柴油机作为动力——在外观上体现为双烟囱。原因是俾斯麦级采用的蒸汽轮机的实际续航力与设计预想的相去甚远,难以执行破交任务。而新设计的战列舰H在19节经济航速下拥有夸张的19200海里续航能力,完全能满足德国的破交作战需求。考虑到运河、港口和北海的限制,H-39的吃水不能太大,同时还要考虑到在空袭下的生存能力,为此设计部门微调了一部分装甲厚度。

1939年1月德国最高统帅部正式通过了代号为“Z”(Z计划)的大规模造舰计划,其中便包括战列舰H~N,有时也被称为H级。计划将使德国通过实施近10年大规模造舰计划,最终拥有向最强大的海权国家(针对英国)挑战的实力。这是海军造船计划在第三帝国历史上唯一一次取得超过空军和陆军的资源优先级。

1939年4月-5月间,OKM下达了所有6艘战列舰的船厂订单。7月15日,战列舰H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开工。9月1日,战列舰J在不来梅的德希马克造船厂开工。然而,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Z计划基本宣告破产。1939年10月10日两艘已经开工的战列舰被停工,未开工各舰被取消。战列舰H和J的龙骨在船台上停留到1941年末。

腓特烈大帝是《战舰世界》开发者取的名字,命名来源于18世纪普鲁士王国国王腓特烈二世。历史上,20世纪初期德国海军有一凯撒级战列舰被命名为腓特烈大帝。历史上战列舰H和J从未获得过正式命名,不过,几个不同版本的希特勒桌边谈话录中,希特勒几次提到他对未来海军主力舰的命名安排。他预想战列舰H和J将被分别命名为乌尔里希·冯·胡滕和葛兹·冯·伯利欣根。

乌尔里希·冯·胡滕(Ulrich von Hutten,1488-1523),宗教改革时期神圣罗马帝国骑士,作家,诗人,著名的人文主义者,长期反对罗马教廷。

 

葛兹·冯·伯利欣根(Götz von Berlichingen,1480-1562),宗教改革时期神圣罗马帝国骑士,在1525年的德意志农民战争中率领农民起义军对抗封建领主。歌德以他为原型创作的同名歌剧将他描绘成德国民族主义的先驱者,之后成为近代德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游戏相关
人物设定
腓特烈大帝是超弩级战列舰「H级战列舰」特别计划舰方案的一部分。
或许是因为演奏壮丽的黑铁交响曲时的那份威严,使得各阵营都对其敬佩有加。
而在指挥官面前她又仿佛是一位「黑暗的圣母」……?
舰名——腓特烈大帝
舰名的出处来自那位“曾为音乐试图放弃王位”的著名普鲁士王国贤君——腓特烈二世(Frederick II)。
腓特烈二世在位时间为1740年5月31日至1786年8月17日,是霍亨索伦王朝统治时间最长的国王,同时他也是军事家、政治家、作家与作曲家,普鲁士王国在他的治下得到了长足发展。说起家系,霍亨索伦家族出自勃兰登堡选帝侯一系,其祖父腓特烈一世更是汉诺威选帝侯结亲。汉诺威选帝侯其子乔治一世继承了不列颠王位,再加上其父“士兵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娶到了乔治一世的女儿(即表姐妹),诞下腓特烈二世,这使英国与普鲁士在腓特烈二世时期成为了对抗法国与俄国的“攻守同盟”。可随后,腓特烈二世本人也因其父也受到国内亲奥势力的压力,可以说是被迫娶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伊丽莎白(查理六世皇后的堂妹)为妻,至此他与查理六世与沙俄皇储阿列克谢(彼得大帝长子)成了连襟——但相比伊丽莎白,他显然更加倾慕同辈的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好吧,作为一个同性恋,女性意义不大)
这或许深受其父“士兵国王”腓特烈·威廉一世的影响,但真正令其成熟的或许是来自哈布斯堡家族的步步紧逼——波兰王位继承战争中,腓特烈作为王子跟随当时欧陆第一名将欧根亲王征战沙场。欧根亲王对他的冷静沉着与军事才能均赞誉有加。可更重要的是:父王选择站在奥地利阵营,令他急速政治成熟了起来。即位后,他继续大规模发展普鲁士军力,对外大举扩张领土:在伏尔泰与米拉波等时代巨匠的见证下,以奥、法、俄三国联盟为对手依旧保住了西里西亚,“七年战争”奇迹般的胜利更是成了普鲁士军事史上的光辉一笔,成功令普鲁士获得了欧洲大国之地位,与英国、法国、奥地利与俄罗斯比肩共称“欧洲五巨头”。
与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相对,腓特烈二世对内也是欧洲历史上“开明专制”君主的代表:对德意志内部,腓特烈二世令普鲁士取得了绝对的经济霸权,这也是后来“以普鲁士为中心逐步统一德意志”迈出坚实的第一步。在内政与文化艺术方面,他更是全力赞助和支持:面对“启蒙运动”的汹汹大潮,他对普鲁士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法律和音乐艺术等方面的支持推进可谓不遗余力,“德意志启蒙运动”迅速开展,深入社会各层面,普鲁士为之焕然一新,充满生机。最终被普鲁士与德意志人尊称为其“大帝(the Great)”,亦成为“某位元首”个人崇拜的偶像之一。
当然,腓特烈二世的故事实在太多,不论是作为将领还是君王——考虑到舰船原型相关,接下来将重点介绍他对音乐艺术方面的贡献与轶事。
轶事——腓特烈大帝与音乐
腓特烈二世几乎对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充满兴趣——“吾到彼处,方能无忧(Quand je suis là, je suis sans souci)”:波茨坦的无忧宫就是出自他的建筑设计。但诸多艺术之中,音乐对于腓特烈二世而言又极为特殊:腓特烈早年因仰慕英法的音乐艺术,甚至一度叛逆父王也要与友人私奔逃离,结果因此被关进了牢里。他本人更是精擅长笛,且其来自母系的文艺细胞更是令其成为了富有成果的作曲家:光是长笛奏鸣曲(Sonatas)他就自己编写了100多首,还有4首交响乐。《霍亨弗里德伯格进行曲(Hohenfriedberger Marsch)》甚至曾被认为是他的作品,为纪念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中霍亨弗里德伯格战役的胜利而作。
他不止个人有强大的音乐天才,他的宫廷中更是人才济济:J.S.巴赫之子,近代奏鸣曲式创始人,C.P.E.巴赫是他28年的宫廷乐师;长笛演奏家与音乐理论家约翰·约阿希姆·克万茨(Johann Joachim Quantz)更是其长笛老师。其他还有当时著名的歌剧作曲家卡尔·海因里希·格劳恩(Carl Heinrich Graun)与波西米亚作曲家弗朗兹·本达(Franz Benda)。
而其中最著名的事件恐怕是1747年,腓特烈在波茨坦的无忧宫接见了西方近代音乐之父,J.S.巴赫。会面中,腓特烈即兴为巴赫表演了一段长笛演奏,并希望大师可以为自己将之改编为赋格曲。巴赫对腓特烈二世的音乐天赋深表赞赏,并在之后将改编好的六声部赋格写完并寄给腓特烈——这就是著名的《BWV 1079 “The Musical Offering”(音乐的奉献)》,意为“奉献给自己的友人腓特烈”。
 
正文完
 
随机文章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