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5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龙骧号航空母舰 资料

龙骧(xiāng)是角川游戏所开发的卡牌类网页游戏《舰队Collection》(艦隊これくしょん -艦これ-)及其衍生作品的登场角色。
基本资料
本名 龍驤(りゅうじょう,Ryūjō)
别号 RJ、醋溜便当、砧板、赤壁、独特的剪影姐、航空驱逐舰、ddv
萌点 萝莉、双马尾、平胸、关西腔、阴阳师
发色 茶发
瞳色 红瞳
声优 日高里菜
舰种 轻空母
动工 1929年11月26日
下水 1931年4月2日
竣工 1933年5月9日
服役 1933年5月9日
结局 1942年8月24日被击沉
除籍 1942年11月10日
出身地区 横滨船渠(船体)
横须贺海军工厂(空母舰装)
活动范围 太平洋战场
所属团体 旧日本海军
个人状态 沉没
亲属或相关人
第四航空战队: 祥凤
历史原型
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签署后,规定日本航空母舰总吨位不得超过8.1万。此时,日军已有轻型航母凤翔和两艘由战列舰改装的大型舰队航母赤城、加贺。在当时由联合舰队所制定的《帝国军队用兵方针》中,建议以一大一小的航空母舰组成一航空战队,故日本海军尚缺一艘小型航空母舰。由于华盛顿海军公约并未对1万吨以下的小型载机舰有所限制,日本海军便于1927年的预算中计划建造一艘8000吨级的水上机母舰,做为已老旧的若宫号的替代舰,隔年将舰型改为9800吨级的小型航母。为让吨位达到限制标准,直接采用“青叶级”的船体加以设计,采单层平甲板构造,主机与“高雄级”相同,载机预定为24架。1929年11月26日于横滨三菱造船厂起造。
1930年4月新的伦敦海军条约签署,禁止各国兴建1万吨以下的小型航空母舰,日本索性将本舰提升吨位到达先前华盛顿和约的标准。因此军令部改变要求,要求舰载机增加至36架,且将机库改为双层。但由于是在施工图中临时要求,而原先的舰体已制成,强行改变结构并增加舰载机,导致本舰重心过高,有着干舷低、船体复原性差以及续航能力差等缺点。1931年4月2日下水,下水之后的舾装工程则由横须贺工厂进行。并拖延至1933年4月1日才竣工,编入横须贺镇守府籍。
1933年4月25日,本舰编入第二航空战队,同年10月20日,改编入第一航空战队受训。1935年在跟随舰队演习时遭遇台风,舰桥若干部位受损、飞行甲板前端遭巨浪破坏、后方机库遭冲损导致大量海水涌入,为此于1936年进行改装工程。改装工程主要有升高舰艏甲板、增加压载物等;而在防空方面则亦有所加强,为了在甲板两侧安装12.7cm联装高射炮,搭设了自舷侧伸出的高炮炮位。并记取了日本海军第一艘空母凤翔的左右分散式舰桥的教训,改将舰桥安置于飞行甲板前端正下方。改装之后,虽然确保了舰体强度,但也牺牲了部分航速,以致航行速度降至28节。1937年8月6日,编入第一航空战队作为旗舰,并参与了同年的中日战争,参加了对华南广州、华中上海附近等地的攻击行动。
《机战风RJ酱》。
N站原视频sm23415031[1]、B站转载av7241520[2]。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龙骧号属于第一舰队第三航空部队,之后又于4月10日改为第一航空舰队第四航空战队,主要负责对向南攻的日本陆军提供航空支援。1941年12月6日参与菲律宾南部攻击作战;12月8日轰炸达佛机场;12月9日参与列加斯匹攻略作战。而1942年4月的印度洋海战,以及之后的阿留申攻略作战等亦有参加。
1942年东所罗门海战,本舰负责护卫航向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运输船队,载有24架零式舰上战斗机和9架九七舰攻。海战爆发后,龙骧号亦派出航空部队攻击瓜岛机场。被美军发现其存在后,美军航空母舰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 (CV-3)随即派遣18架轰炸机和9架鱼雷机组成攻击队进行攻击,在命中4枚以上炸弹以及1发鱼雷后,航行不能,舰长被迫下令弃舰,本舰于傍晚被美军击沉(补刀),全舰121人阵亡,剩余300余名幸存者由利根、天津风与时津风收容。
正文完
发表至: 百科
2023-08-15